发布时刻:2011年04月16日 10:23进入复兴论坛来历:人民日报海外版 韩强:常村矿这次实验的N3永久流亡硐室是咱们同北京科技大学一同规划制作的。它长39米,宽3.5米,高3.05米,可以包容80—100人,具有防爆密闭、氧气供给、空气监测、二氧化碳吸附、空气温湿度操控、电力供给、联络通讯、食物饮水供给等体系。 咱们还将硐室这一紧迫避险体系,同其他五大体系有机组合起来,即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体系。 除了六大避险体系,咱们的硐室还装备了空气净化一体机、蓄冷式空调等,储藏了足够的食物和水、医药用品,还装备了抢险救灾设备。当井下灾祸产生、人员无法撤出时,硐室可以有用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矿工可以在里面安全等候救援。 韩强:咱们的硐室有地上钻孔,钻孔打通后,194毫米的钢管管路可以将空气、食物、水、电力乃至广播电视设备都送入地下,所以矿工的生计极限时刻需求看外界的救援进展。 记者:在矿井产生爆破、塌方等大规模次生灾祸的情况下,矿工在流亡设备内怎么确保安全? 韩强:硐室由很多优质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当矿井产生爆破、塌方等大规模次生灾祸时,对硐室岩壁影响不大。 硐室的薄弱环节是防爆密闭门,因而需求精心规划施工。进入硐室要通过两道厚重的防爆密闭门。防爆密闭门可以饱尝1000℃高温文1.5兆帕的压力,而瓦斯煤层一次爆破的压力约为0.8兆帕。 记者:我国现在研发的井下流亡硐室在世界上处于怎样的水平,能否从根本上处理矿难产生时矿工的流亡问题? 刘仁生(潞安集团副总经理):应该说,常村矿的永久流亡硐室集六大避险体系于一体,现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可以有用削减灾变产生时人员伤亡的水平。常村矿永久流亡硐室、井下救生舱的装备,现已达到了每名矿工都有自己的避险方位。 刘仁生:每个井下流亡硐室加上配套设备,本钱大约在300万元人民币。我以为,这个本钱现在可以在国内大部分煤矿推行。并且,装备这种流亡设备也不需求特别的环境和技能条件。只需可以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即便再多的投入也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