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18265868721

煤矿防爆风机

关于批转州农牧局《关于在全州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4-03 00:42:51     来源: 斯诺克虎牙直播间

  “绿色证书工程”是通过对农民进行技术培养和训练,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和普及,从而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服务性系统工程。为全方面实施科教兴农、科教兴州,促进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现转发州农牧局《关于在全州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的因素。“绿色证书工程”是遵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精神而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的系统工程。自1995年在云南省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全省相继在10个市县开展了绿色证书试点工作,我州开远、弥勒被列为试点之一。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开展了种植、养殖、林业、水产、畜牧兽医、农业环保等方面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实践证明,“绿色证书工程”是一项富国利民、科技兴农的重要战略措施,是农科教结合开发农民智力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和普及的有效途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1994〕41号)、《全国农民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通知》(云政发〔1997〕113号)的要求,省政府于1997年7月29—30日在公靖召开了云南省绿色证书工程工作会议,对全省开展绿色证书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农业部和省政府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绿色证书工程”的各项工作,现将红河州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把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作为科教兴州、科教兴农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绿色证书”即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是农民从事某项农业技术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他条件和资格证明。“绿色证书”教育是介于中专学历教育和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之间的-个教育层次,解决的是农民“知其所以然”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贡献率低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很不相适应。要实现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大目标,在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绿色证书”教育,大面积、大范围地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优化配置农村人才和自然资源。“绿色证书工程”是一项加速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传播,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服务性工程,是实施科教兴州、科教兴农,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关系我州经济繁荣、民族兴旺的大事,是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如何疏通科技流向农村的渠道,在解决农民与土地结合的同时,实现农民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就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紧迫任务。这是各级政府当前农村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是科技兴农和农村教育改革及各级政府引导农民奔小康的具体措施,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州是-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开展“绿色证书工程”更显得重要和迫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对此应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在全州范围内把“绿色证书工程”广泛开展起来。

  我州是一个有38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但是,由于我州“绿色证书工程”起步晚,基础差,农业人口数量多,农民文盲、半文盲比重大,经济力量薄弱,“绿色证书”工作与全国、全省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倍努力,千方百计把“绿色证书工程”抓紧抓好。我们的目标是: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力争本世纪末培养1-1.5万名“绿色证书”持有者,平均每50户农民中有一名,并在全州农村主要生产岗位建立起“绿色证书”制度,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到2010年培养5万名绿色证书持有者,平均每20户农民中有一名持证农民,通过他们使更多的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使全州“绿色证书”教育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为农村教育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作出更大贡献。

  “绿色证书工程”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也是一项地方性事业,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引起格外的重视。“绿色证书工程”是一种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必须强化政府的统筹职能,充分认识农民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切实把“绿色证书工程”作为科教兴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把“绿色证书工程”列入各级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经济、科技、教育规划,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由州人民政府下达指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级政府的目标和任务,确保“绿色证书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各阶段培训任务的完成。同时,各级政府必须建立“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领导管理体制,州、市县、乡镇都应尽快成立“绿色证书工程”领导小组及工作办公室,明确村公所、办事处的职责,切实加强对“绿色证书工程”的领导和管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热情参加,全力支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农业部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起好主导作用。

  “绿色证书”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省“绿色证书”办公室管理,县政府颁发,面向全社会。各级涉农部门、单位都应结合在农村开展的培训内容,凡符合绿色证书培训要求的项目都要纳入“绿色证书”培训管理。各级、各部门都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各级政府必须结合当地的产业体系、整体布局、开发项目、人才需求等实际,制定好“绿色证书工程”发展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培训步伐。按照省政府要求:州、市县、乡财政应将“绿色证书工程”工作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每个学员不少于200元的培训经费,并根据财政情况逐年有所增加。资产金额来源采取“政府拿一点、部门出一点、社会赞助一点、个人交一点”的办法,筹集更多的资金,确保“绿色证书工程”任务的实施。

  明确州、市县、乡三级政府的职能、义务和权力,结合本地区产业体系、整体规划、项目开发、基地建设等实际,制定包括培训对象、培训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配备、教材选用、培训基地等的实施方案。各培训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好教学计划、管理制度和教师、班主任职责。

  从现在起,各地要利用广播、电视、文件、报刊、会议、简报、板报、墙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对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义及其基本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为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农民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都了解它、关心它、支持它。

  各级政府都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发鼓励措施,让具有一定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技术人员、学校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对办学成绩突出的单位、人员给予奖励;吸引广大农民,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积极参加“绿色证书”培训;根据农村实际,保护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宣传表彰优秀学员;鼓励获得“绿色证书”资格的农民持证上岗,搞好科学种田,让他们在脱贫致富生产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调动办学人员、辅导教师和农民学员的积极性。

  主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斯诺克虎牙直播球迷网_斯诺克直播球迷网虎牙 联系人:韩经理 手机:18265868721 联系人:解经理 手机:13864328241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吴家村
| 网站地图